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检测
灼热丝可燃性试验(Glow-Wire Flammability Test,简称GWFT)是评估材料在高温热源接触时的可燃性和阻燃性能的重要检测手段,广泛应用于电工电子设备、家用电器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材料安全性评估。该试验通过模拟材料在故障条件下接触灼热元件(如过载电阻或发热部件)时的燃烧行为,为产品设计提供关键阻燃性能数据,是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及各国安全标准(如GB/T 5169系列)的核心检测项目之一。
检测原理与设备要求
试验通过将特定规格的镍铬合金丝加热至预设温度(通常为550℃至960℃),以规定压力(如1.0N±0.2N)接触试样表面30秒,观察材料是否起火、燃烧持续时间及滴落物是否引燃下方铺层。检测设备需满足IEC 60695-2-10标准,主要包含以下组件:灼热丝加热装置、温度控制系统、试样夹具、计时器和测温校准系统。试验前需对灼热丝尖端温度进行校准,确保误差不超过±5℃。
试验流程与关键步骤
1. **试样制备**:依据标准要求裁剪试样至规定尺寸(如60mm×60mm),并调节至标准温湿度条件(23℃±2℃、50%±5% RH)至少24小时;
2. **温度设定**:根据材料应用场景选择测试温度(如750℃用于非金属材料部件);
3. **接触试验**:启动加热装置使灼热丝达到目标温度后,施加垂直压力接触试样表面,并启动30秒计时;
4. **观察记录**:监测试样是否起燃、火焰持续时间(余焰t1和余灼t2)、是否产生燃烧滴落物及是否引燃铺底绢纸;
5. **结果判定**:依据标准规定(如余焰t1≤30秒且t1+t2≤60秒),判断材料是否通过可燃性等级要求。
检测结果分类与应用
根据试验结果,材料可分为多个阻燃等级:
- **GWFI(灼热丝可燃性指数)**:材料在特定温度下不起燃或火焰自熄的最高温度;
- **GWIT(灼热丝起燃温度)**:材料在试验中引发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。
结果数据直接影响产品能否通过IEC 60335、UL 94等国际安全认证,尤其在电器外壳、绝缘材料、连接器等关键部件的选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。
行业标准与注意事项
试验需严格遵循IEC 60695-2-10至IEC 60695-2-13系列标准,同时需注意:
- 试样厚度需与实际应用一致,复合材料需分层测试;
- 滴落物评估需使用标准绢纸(ISO 4046规定)作为引燃判定基准;
- 实验室需配备灭火装置并控制环境气流,确保试验安全性。
通过该检测可有效预防因材料过热引发的火灾风险,为产品安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