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密实混凝土检测项目全解析
自密实混凝土(Self-Compacting Concrete,SCC)因其优异的流动性和抗离析性能,已广泛应用于复杂结构工程。为确保其施工质量与耐久性,需通过系统化的检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,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检测内容:
一、工作性能检测
1. 坍落扩展度试验:通过直径500mm的坍落扩展度筒测试,要求初始坍落扩展度达到550-850mm,终凝后扩展度损失应小于100mm
2. T50流动时间测定:记录混凝土扩展至500mm直径所需时间,标准要求20-60秒
3. V型漏斗试验:测试混凝土通过V型漏斗的流动时间,控制范围在8-15秒
4. U型箱填充高度:评估穿越钢筋间隙的能力,填充高度差应小于30mm
二、抗离析性检测
1. 筛析试验:通过4.75mm方孔筛的砂浆析出率应≤15%
2. 静态离析率:柱状试模静置2小时后,顶端与底端粗骨料含量差≤20%
3. 表面泌水率:采用滤纸法测试,表面泌水量≤0.2mL/cm²
三、力学性能检测
1. 抗压强度:7d强度≥设计强度的70%,28d达到100%
2. 弹性模量:实测值应满足设计要求(通常28d≥30GPa)
3. 抗折强度:重要结构需检测,28d强度≥4.5MPa
四、耐久性检测
1. 抗渗等级:P8-P12等级需通过逐级加压法验证
2. 抗冻性:快冻法循环300次后质量损失≤5%,强度损失≤25%
3. 氯离子扩散系数:采用RCM法测试,海岸工程要求≤4×10⁻¹²m²/s
五、特殊性能检测
1. 收缩性能:180d干燥收缩值≤400×10⁻6
2. 早期温度应力:大体积混凝土需监控温度裂缝风险
3. 钢筋握裹力:重要节点部位需≥4MPa
检测注意事项
1. 取样应保证代表性,每100m³至少取一组试样
2. 检测环境温度需控制在20±5℃,湿度≥50%
3. 工作性能检测需在拌合后30分钟内完成
4. 对比试验应采用同批原材料
通过上述检测体系的严格执行,可有效保障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质量。检测数据应实时上传至质量监控平台,形成完整的质量追溯链条。特别对于异形结构、超高层建筑等重点工程,建议增加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浇注密实度无损检测,确保结构安全性。

